
目的:評估口服遞法明對兒童高度近視進展的影響,并研究其終止后的近視病程。
方法:本研究共納入64名高度近視兒童。將患者分為兩組:第一組服用遞法明1年,并停止服用另一年,第二組(對照組)不服用遞法明。兩組每6個月測量一次每個受試者右眼的屈光度和眼軸長度。
結(jié)果:每組32個病人的32只眼睛。第一組的平均年齡為9.34±2.27歲,第二組的平均年齡為9.33±2.2歲。在研究開始時,第一組的平均屈光度和眼軸長度分別為-10.78±2.6D和23.7±1.2mm。第二組平均屈光度和眼軸長度分別為-10.5±2.55D和23.9±1.4mm。每6個月的屈光度和眼軸長度測量結(jié)果顯示,在1年后,第一組的數(shù)字顯著低于第二組。停藥后,兩組之間的差異仍然很大。
屈光變化:遞法明組的平均基線屈光度為-10.78±2.6D,對照組的平均基線屈光度為-10.5±2.55D,兩者之間的差異均不大(P>0.05)。每6個月研究遞法明組屈光度的變化,并與對照組屈光度進行比較。兩組在6個月后無統(tǒng)計學上的差異(P=0.2),但在12、18和24個月,遞法明組的屈光度變化明顯小于對照組(P>
圖1基線和6個月時間間隔的屈光變化(D)

眼軸變化:在研究開始時,遞法明組的平均基線眼軸長度為23.7±1.2mm,與對照組的23.9±1.4mm差異并不大意義(P>0.05)。同樣,在12、18和24個月時眼軸長度的測量開始具有統(tǒng)計學意義(P>
圖2基線和6個月間隔的眼軸長度(mm)

結(jié)論:口服遞法明可減慢高度近視兒童的眼軸增長并停止近視進展。停藥1年后,藥物作用保持一致
百吉瑞醫(yī)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,位于風光秀麗的廣東省惠州市。
百吉瑞醫(yī)藥有限公司是一個眼科、皮膚愈創(chuàng)方面專業(yè)的法進口藥品總代理公司。